成都图书馆·成都数字图书馆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客服QQ
微信:cdclibwx
咨询台     028-86130651读者续借  028-86122628数字资源  028-86129091
返回顶部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联盟
成都市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学会工作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区县图书馆简介业界动态

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实践与思考 ——以新都区图书馆为例 Construction Local Literature Database Practice adn Reflection xindu library for example

2017-01-06 11:20:163365浏览量

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实践与思考

——以新都区图书馆为例

Construction Local Literature Database Practice adn Reflection

xindu library for example


刘  辉

(新都区图书馆)


摘  要:地方文献资源地域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既是公共图书馆应自身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积极传播地区文化、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树立图书馆品牌和促进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手段。新都区图书馆结合自身馆藏特色,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通过在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中的实践,提出了中小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对策和建设。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特色馆藏  文献数据库  知识产权

Abstract:The local literature resources region has the stro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document database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public library,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spread the culture of the region,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the library,establish the brand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Xindu Library use own collection features,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pract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literature database,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document database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libraries.

Key words:public Library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  document databa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著名图书馆管理学家杜定友指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等。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地方文献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大特色馆藏,集中地反映了地方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发展和成果,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政府决策有着重要作用。根据现代公共图书馆主要承担的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文献资源、传递社会信息等社会职能,地方公共图书馆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整合地方文献资源,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地方图书馆面临的一个现实性问题。

一、新都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意义

(一)地方文献及其作用

地方文献记录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教、历史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人们认识某一地域的有力工具。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志、地方人物资料及其著述、地方出版物、地方特色资料、地方性百科全书等。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迅速发展,地方文献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1)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明代杨宗气在《山西通志•序》中指出“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文献为领导决策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资料,如地方史志记载了一个地方的历史与现状,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2)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文献中有关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翔实可靠,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沿革和地理环境,为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向;(3)为科技文化建设服务。在推动学术研究方面,地方文献的作用尤其明显;(4)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地方文献中反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以及先进思想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好教材。

(二)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基础 

新都为古蜀国都邑。公元前7世纪左右,由蜀王开明氏称帝后所建,与广都、成都同为蜀中名城,距今已27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这个川西平原腹地的“天府明珠”孕育滋养出了明代改革家杨廷和、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杨升庵、爱国名将王铭章、文学巨匠艾芜等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是新都文化传承的典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典范。

新都区图书馆立足自身的馆藏特点,积极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不断收集地方文化、陈鉴故事、年例等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2006年以来通过订购、赠送等方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已新增入藏200多种地方文献。内容涵盖地方史志、统计资料、年鉴、文集、名录、资料汇编、地方名人著作、研究类著作等。为满足读者对文献阅读的广泛性和文献阅读的利用率,2013年,独立的地方文献室向读者提供开放式服务,为研究新都文化构建平台并提供详实的资料,为读者及文化研究者提供优质服务。

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馆藏各类图书68万余册(含电子图书41.9万余册),特别是新都自清代以来的各历史阶段的县志、乡土志、乡镇志。现藏古籍1141部13944册69720卷(其中善本108部2018册10090卷,地方文献216部454册2270卷);民国版线装书共825部5296册(地方文献民国版57部98册),民国以来地方文献、名人著作等2万余册,为新都区、成都市以及四川省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地方文献数据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二、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构建原则

(一)特色原则

发掘特色、定位特色、凝聚特色、完善特色是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关键和首要前提。1近年来,各图书馆纷纷建设了文献数据库,主要是根据本地的围绕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特色馆藏资源建立了相应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成功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有两类,一类是资源丰富资金充足,走大而全的路子,也就是所谓的商业型数据库和政府主导型的数据库,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是世界上迄今为止馆藏文献最丰富的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总量约35万件,150万页。一期入库3.5万件,近10万页;另一种是走专精的路子,这类数据库多属地方中小图书图书,如:威远县地方文献库,它包括了地方文献、名胜、美术、书法、民俗、非遗等,根据自身的优势建立形成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人文历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的特色数据库。

(二)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仅体现在对人文精神的充分肯定上,更体现在服务的投入与创新上,技术的运用和创新都是围绕读者的使用进行设计和开发。以人为本是是数据库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它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网页界面友好,用户参与度高,导航合理,检索简单化;(2)资源内容丰富多彩,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3)兼容性强,能跨平台使用,以全文检索技术为核心,采用流行的B/S架构,能够同时管理文字、图片、多媒体等信息,支持网页的动态发布。在新都区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中充分考虑了读者的使用习惯,系统运行采用ubuntu平台、php技术、mongodb全文搜索,兼容各类浏览器,读者可以使用电脑、手持移动终端进行访问。

(三)保护知识产权原则

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它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2。在地方文献加工时,地方文献数据来源主要由如下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超过知识产权保护期的文献,二是保护期内的文献。图书馆在自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过程中,在数据源的选择上对以上两部分的文献要分别对待。应充分利用《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本馆所拥有的地方文献的善本、古籍等历史性资料等各种超过著作权法保护期的作品,无需征得著作权人同意,也不需支付酬金,但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可直接进行加工。对保护期内的文献,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第8款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可将本馆已购买的地方文献中数字化,以供教学、科研的需要,但不得以营利形式出版发行,同时应将这部分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范围进行限制。同时,在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时,可利用网络限制、数字水印等技术等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成为安全、合法的交流平台,通过设置读者使用权限来控制用户的资源利用范围、权限;通过在在页面中加入数字水印,防止数据库中涉及的文献信息内容被篡改或非法盗用,从而从技术层面上实现对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保护3。

(四)安全性原则

信息安全性是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基本的要求,应充分考虑对权限的设定以及数据的备份等安全设置,在数据库当出现网络被攻击、突发情况情况时,能快速地恢复数据库。数据库安全体系包括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和安全恢复三方面,采用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确保有效监督人侵、预防病毒、恢复数据,把局部故障对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使用成熟的系统、稳定的硬件及中间件,对用户权限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建立数据自动备份、数据加密、冗余备份、自动检测故障、无缝迁移的安全恢复体系;最后安装防火墙软件、杀毒软件和网管软件,全方位确保安全。

三、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构建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初期,新都区图书馆就确立了“边搜集、边建设,分类别、分阶段”的建库方案,在坚持本馆地方文献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收藏,通过长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地方文献结构。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有四方面内容缺一不可:一是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分类;二是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三是文献数据库软件系统设计;四是硬件设施搭建。

 

(一)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分类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资源除了需要有特色,还必须具备完整性和全面性。为了方便文献资源加工,以保证资源收集全面性和完整性,我们将馆藏地方文献分:地方志、地方名人、年鉴、艾芜专题、其他类,并对各类的范围进行限制进行筛选。(1)地方志:新都历代方史志、乡土志、商业志、文化志、沿革志等内容,包括现代的出版物、手稿、从未出版过的资料、画像、史料、图片、拓片等。(2)地方名人:新都地方名人:杨廷和、杨升庵、吴虞、袁珂等著作,包括现代的出版物、手稿、文集、从未出版过的资料、画像、史料、图片、拓片等。(3)年鉴:新都地方统计资料、年鉴、名录、资料汇编等。(4)艾芜专题:艾芜的著作、研究类著作等,包括出版物、手稿、文集、从未出版过的资料、画像、影响资料、图片等。(5)其他:与新都地方文化有关的文献,包括出版物、手稿、文集、从未出版过的资料、画像、影响资料、图片等。这些是新都传统化的重要载体,是地方文化元素传承发展,开拓创新的重要工具。

(二)文献资源数字化加工

在地方文献数据库构建中,针对地方文献的特点,加工技术指标要求有:分辨率高,加工速度快,准确率高,数字资源贮存空间小,成本能够承受。新都区地方文献加工,采用24位全彩扫描,光学分辨率500万像素;扫描图像必须与原页面一一对应,不得出现畸变、缺页、重页或错页情况;扫描的页面内容基本居中显示,页眉、页脚信息完整;迅速扫描:以非接触式扫描方式,扫描速度可达到0.3S/P(秒/页);自动矫正、自动去余边、背景净化、去除页面污点、无黑边,可选择保存为电子阅读版和完美打印版JPG,PDF,TIFF文档。

(三)地方文献数据库软件系统设计

地方文献具有种类众多、数量庞大大、载体复杂、不断增加等特点,地方文献数据库平台既要反映地方文献的特点,又要符合数字图书馆要求。首先要采用先进技术理念、具备完善的扩展功能,便于操作和添加资源;其次能对资源所蕴涵的多重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并提供多种检索服务;第三能够同时管理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支持文本、图片、图像等,使其成为内容丰富的资源数据库。新都区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系统运行采用ubuntu平台、php技术、mongodb全文搜索,兼容各类浏览器,读者可以使用电脑、手持移动终端进行访问。

(四)硬件设施搭建

地方文献数据库在硬件搭建方面必须有一个整体规划,技术和产品的选择上在考虑实际情况和后期管理成本来确定,各个硬件如:交换机、服务器、存储器、防火墙要相匹配。新都区地方文献数据库硬件建设: 

(1)数据库应支持用户进行检索,检索的过程需要服务器具备超强逻辑运算能力和I/O吞吐能力,并且性能与交换机、存储相适应。服务器(CPU:AMD CPU 6234 12核2.4GHz;8GB DDR3 1333MHz ECC四通道内存;4×1000M自适应以太网卡;硬盘:2*1TB 3.5寸SAS 7200 rpm,RAID1);交换机(三层应用交换机;传输速率:10/100/1000Mbps;背板带宽:240Gbps;包转发率:132Mpps;);防火墙(网络吞吐量:不少于2.8Gbps;SSL吞吐率:不小于200Mbps;SSL并发用户数:不小于800;1500Mbps、无用户数限制、网络端口:16*10/100/1000BASE-T、入侵检测:攻击检测机制、攻击响应机制、支持VPN)

(2)存储器用于存储地方文献数据资源,当用户检索、调用对象数据时,存储能迅速地把资源反馈到读中,存储器的选择需要考虑数字资源类型、数量需存储空间,为了保障服务器24小时工作并能及时应对停电等意外发生个还应配备大功率UPS。存储器我们选择了与服务器同一品牌(硬盘接口SATA;容量:10TB,平均传输率:400MB/s;控制器缓存:1GB,支持RAID);UPS(在线式UPS;额定功率:40KVA;延时2小时;支持短信报警功能)。

(3)操作系统选择:服务器具有简体中文界面的Gridview服务器管理软件、备份还原软件和导航软件,安装windows server2003操作系统。

四、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争取经费投入

争取经费投入,主要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积极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职能,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图书馆经费投入随着地方经济发展保持逐年递增的长效投入机制;二是要积极发挥图书馆理事会的作用,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争取进入社会资金投入图书馆建设。通过政府、社会、业界三方的共同努力,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收缴工作

地方文献收缴是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应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予以保证,组建地方文献收缴工作机构,配备事业心强、素质好、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同志负责地方文献的收缴工作,要想法设法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缴工作,逐步建立起做好地方文献收缴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人员培训

鉴于公共图书馆在设备、人员、经费等方面的限制,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创新培训方式,通过专家培训、多媒体教学等方式,重点教授和学习地方文献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知识,不断提升人员能力,提高业务素质,为做好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四)建立健全协作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间地方文献建设的协作协调机制,发挥公共图书馆各自优势,建设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省、市(州)、县(区)三级网络,把地方文献建设尤其是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做得更好。一方面,建立地方文献收缴置换信息交流发布平台,着力构建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缴交流与置换机制;另一方面要由省级图书馆牵头,发挥省图书馆学会的联系作用紧紧依托市(州)、县两级图书馆,建设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省、市(州)、县(区)三级网络。其中,省级图书馆要发挥全省中心龙头作用,负责全省的组织、协调、平台建设、资源加工和技术指导支持等工作;市(州)图书馆要发挥本地区的中心龙头作用,负责协助省级图书馆做好本地区组织、协调、资源加工和技术指导支持等工作;县级图书馆主要负责收集好本县的地方文献资源;各级图书馆共同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共同向社会公众提供地方文献信息服务。

五、结语

新都区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还在不断地充实地方文献数据库,要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为读者提供便捷、准确、规范和实用的文献信息,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辟了功能窗口,让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使用地方文献数据。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为读者研究和探索本地区的历史和未来提供了详实的信息,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研究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也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今后所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  考  文  献


1.俞长保.高校地域文化资源专题特色数[J].图书馆学研究,2006(12):25-219.

2.版权.[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558.htm

3.李锦兰,沈秉乾.数字水印技术在茂名地方文献数据库中的应用[J].兰台世界,2011(2):29-30.


作者简介:

刘 辉  新都区图书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