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图书馆·成都数字图书馆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客服QQ
微信:cdclibwx
咨询台     028-86130651读者续借  028-86122628数字资源  028-86129091
返回顶部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联盟
成都市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学会工作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区县图书馆简介业界动态

浅谈公共图书馆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库的保存与长期利用 ——以成都图书馆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库为例

2020-12-22 10:57:548495浏览量


薛鸿雁

(成都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概念,数字资源与传统文献资源的区别,数字资源类型,着重阐述成都图书馆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库的长期保存与维护更新利用,以及部分自建特色资源库的存亡。自建特色数字资源保存的目的,以及如何进行保存与利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库;保存;利用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面临较大的变革,公共图书馆在为读者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在业务上、服务项目上、基本功能上进行逐步改进,努力拓展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对海量的数字资源进行保存,以便广大读者用户利用与传递。众多公共图书馆都在大量向数字资源商购买数字资源,并不断将传统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文献,并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这有利的加快了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步伐。

1数字资源分析

1.1数字资源概念

    数字资源也可以叫数字信息资源,是一种新信息资源类型,主要存储于电磁光介质中,以互联网传播方式,依靠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读取信息,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随着数字信息化、网络服务化的时代发展,数字资源已成为各大公共图书馆非常重要的网络文献资源。

1.2数字资源与传统文献的区别

    数字资源不同于传统资源文献,传统文献主要是以纸质印刷型为主、以缩微型、光盘音像磁带为辅,数字资源文献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利用互联网通信把图像、声音、动画、文字通过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展现出来。

1.3数字资源类型

    数字资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2)多媒体作品库;(3)传统印刷型文献二次加工后变成数字化资源;(4)机构网站自建网页信息;(5)资源商购买数字资源;(6)免费获取的等;笔者将着重分析自建特色数字资源的保存与利用

2自建特色数字资源的保存

    随着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兴起,有特色的自建数字资源数量也逐渐增多,种类也逐渐丰富,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强。面对日益庞大的数字资源,公共图书馆对有特色的数字资源更要做好相应保存。如何长久的保存有价值的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并确保广大读者用户能随时提取到有利用价值的各种特色数字资源,以便为日后公共图书馆提供数字信息保障。

2.1成都图书馆现有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库

2.1.1现有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库

    目前,成都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库有“成图锦城讲堂讲座库”、“成图展厅”“馆刊库—《喜阅》、《参考》”、“成都市公共图书馆联盟学术研究库”、“成都市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心库”、 “成都文献馆”、“蜀风雅韵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第一、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首届西南四城市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

2.1.2自建特色资源库的运行和维护情况

    成都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库中持续更新与长期维护得较好的是锦城讲堂讲座库,讲座举办于2004年,讲座资源库于2005年开始建设,至今已录制近千部讲座。经后期加工处理,已上传至成都图书馆网站锦城讲堂讲座库供读者使用的已有800余部。而且此特色资源库还支持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使用(通过微信关注成都图书馆公众号—微服务大厅—精品讲座),做到了网站与微信公众号资源库同步更新,同步使用。馆刊《喜阅》《参考》,为成都图书馆内部发行刊物。《喜阅》作为成都图书馆创办的阅读和图书评论的小刊物,主要为了倡导全民阅读、快乐阅读的风气和理念,构建一个喜于知,阅于行的书香社会。《参考》主要内容是聚焦社会热点、关注时政要闻、突出地方特色、应对突发事件等……服务对象具有针对性、知识服务具有系统性、资料来源具有可靠性、信息提供具有时效性。两种刊物在保持传统纸质印刷的同时,均进行二次加工,形成特色数字化资源上传至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供读者通过互联网终端设备在线读阅。刊物创办至今,《喜阅》已发行50余期,《参考》100余期,均持续维护与同步更新于馆刊资源库中。成都市公共图书馆联盟学术研究库从2017年建成至今,已收录70余篇图书馆方向的学术论文,主要收录成都市全市公共图书馆馆员们的学术论文。

2.1.3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存亡

    前面笔者阐述了成都图书馆几个长期进行维护与更新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这里也简单介绍几个由于各种外在与内在的因素未能继续维护更新的自建特色资源库。“蜀风雅韵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库,主要收录成都非遗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然而,由于传承人普遍年事已高,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危机。再加上物力、财力、媒体的关注度等原因,导致“蜀风雅韵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库无法持续更新与维护。“第一、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库,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一届在成都举办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主要收录国际非遗项目,2007年、2009年两届均由成都图书馆参与举办,因此网站数据也交由成都图书馆负责制作维护与更新。由于各种外界因素,自第三届开始图书馆参与减少,无法获取到一手资源,只能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取二手资源,往往二手资源又涉及相关版权问题无法解决,网站资源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也无法跟上。作为特色网站“首届西南地区四城市“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邀请赛由成都市文化局承办,成都图书馆具体执行。为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营造传承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成都市文化局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大力支持下,联合重庆市文化委员会、昆明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贵阳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在成都举办首届西南地区四城市“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邀请赛。此后每年下半年举办一届,分别由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四城市文化主管部门轮流承办,使之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传播品牌活动。其自建特色资源库记录2014年首届“渝、成、昆、贵”4家公共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国家经典诵读大赛。在成都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组织开展“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讲座”活动;并举办西南地区四城市“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展览。首届由于新鲜,媒体热度度较高,宣传力度较强,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充足,且是首届主办方,所以获取资源时效性、准确性高,数据更新及时,访问量高,资源库利用价值也高。而后几届,由于不是组办方,各方面外在内在的因素造成无法更新或者少量数据更新,长此以往,数据无更新,用户从中获取的价值减少,访问量也因此下降。此特色资源库目前已从外部互联网访问改为内部局域网访问,只能作为内部数据库查阅使用。

3自建特色数字资源的保存与利用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3.1从物理存储方面

    数字资源非常脆弱,具有特色的自建数字资源更加脆弱,更具有保护价值。是基于互联网传播,以终端等方式面向广大读者把信息展现出来,它依赖于网络,存储设备,对网络和存储设备要求极高,如果网络和存储设备不稳定,很容易造成数据资源丢失。信息资源存储载体升级变化极快,随着使用年限的长短,存储载体不管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备都有着不可预测的老化,一旦设备老化,管理人员又未能及时提前预估判断设备使用年限,未做好设备新旧替换的工作,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会造成不可逆的数据资源丢失。

3.2从使用方面

    目前,公共图书馆的自建特色数字资源保存和利用都还是面临很多问题,首先面临知识产权问题,尤其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把纸质文献转化成电子资源,以及通过网络采集的一些相关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如果用户未能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会产生相应法律纠纷,所以公共图书馆购买或构建数字资源的时候必须拿到保存权利,并呼吁国家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进行数字资源授权,划分责任体系,要求出版商在放弃保存前,数据移交给图书馆。

3.3从维护方面

    图书馆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如今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自建特色数字资源的及时更新、维护是保证其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有些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库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成后,由于各种后期因素,比如管理不善、相关人员流失、经费不足等,以至于在资源库建成后,后期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后续维护和建设,版块的相关内容也没有再持续增加与更新,长此以往,资源库的使用价值降低,用户减少,到最后让一个特色资源库变成了“僵尸库”。

3.4从展现方面

    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呈现爆炸化、多元化、碎片化的特点,读者的关注点很快转变和关注持久度不高,且很难集中在公共图书馆领域,图书馆的自建特色资源库应呈多元化的展现。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进行积极宣传,吸引受众粉丝。也可利用车站牌、广告牌、灯箱等设施,或在报纸等传媒上进行自建特色资源库的馆外宣传,可以吸引更多潜在的受众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长期用户。


4结语

    公共图书馆正面临一个新时代,万物互通,互联网信息产业参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建设图书馆特色资源库不仅可以丰富图书馆自身数字资源的总量,还能够更好的传播和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地方文献。当前,自建特色资源库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避免资源库沦为“僵尸库”,要做到长期的宣传与维护更新,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是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复杂工作,需要我们为其保证资金链不断,才能保障特色资源库的持续建设。



参考文献

[1] 宛玲.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D].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008.

[2] 范媛静.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政策比较研究[M].河北大学,2007.

[3] 林培发.数字资源整合与图书馆服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薛鸿雁(1982-),女,从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