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图书馆·成都数字图书馆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客服QQ
微信:cdclibwx
咨询台     028-86130651读者续借  028-86122628数字资源  028-86129091
返回顶部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联盟
成都市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学会工作
成都市公共图书馆区县图书馆简介业界动态

古籍普查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2021-01-06 10:52:177058浏览量


           

康良琼

(成都市青羊区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91)


摘要:本文从古籍普查工作的具体实践和切身体会着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古籍普查  体会 思考


      古籍普查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20年四川省按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四川作为旅游资源普查试点省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重点对古籍等六大类文化资源和八大类旅游资源开展系统普查。各类古籍收藏单位庚即按照最新要求和规范,对馆藏古籍进行重新清点和编目整理,共建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信息数据库,为下一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古籍保护、促进古籍资源利用奠定坚实基础。自己有幸能够在古籍特藏室岗位参与此项工作,虽初浅实践难概其精髓要义,更无以仰望浩瀚卷帙和古圣先贤之项背,但个中体会和思考却是由衷而真切,谨作如下简要梳理。

1 古籍普查工作艰巨而神圣

       古籍普查平台录入项目较多、要求细致、涉及面广,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古文献编目工作。本次古籍普查,内容除了对1912年以前形成的具有传统装帧形式的稿本、抄本、印本、拓本、简帛典籍、宋辽西夏金元明清时期版印抄写的古籍、古地图、碑帖拓片、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及西学传入后产生的新学书籍的类别、题名卷数、版本、版式、级别等次、破损情况和保存保护环境进行调查、鉴定和记录,还包括对1912年至1949年间形成的具有传统装帧形式的汉文书籍的整理。需要普查人员系统掌握古籍基础知识和信息平台规范登记方法,借助多种专业工具书查考、厘清、揭示出准确的版本信息和载体形态。对于有一定馆藏数量的古籍收藏单位而言,工作可谓艰巨繁琐。自己虽刚接触这项业务工作,但有幸通过藏本和文字,与远古先贤、文人墨客、篆工刻匠近距离地在精神上相遇,内心一直被敬仰和神圣充盈着。结合自己几个月的岗位具体实践,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深切体会:

1.1整理古籍需秉持敬畏之心

       古籍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和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从事古籍工作的人,应怀有敬畏之心。首先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载籍,对古圣先贤,心怀敬重和虔诚,恪守“书比人寿、人不负书”的理念,在整理时需做到轻拿轻放、慢展慢合、小心谨慎、细心呵护,不得折页卷角、堆压勾划、粗枝大叶、失手误伤。同时,对当代读者,对子孙后代,怀揣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传承文脉,自觉担负起“继往开来、守先待后,为古人行役、不为自己张本”的责任。整理过程中的任何一点敷衍和草率,就可能会影响典籍存卷的完好程度,影响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或可能让著录数据失真失准,甚至偏离著者的初衷。

1.1.1古籍成书来之不易

       为何需秉持敬畏之心?因为在遥远的年代,要通过文字记录下思想和社会发展变迁,形成看上去制作精良、规范整齐的典籍,实谓来之不易。这中间要经过编撰、校勘、刻板、印刷、装订等24道工序,而且一切几乎都是手工完成。校勘,需要排除每个人的盲点,经多人完成,一旦定稿,意味着传世的准确度。刻板,意味着需要先在木板上刻成凸起反向的文字及图像,这中间一旦有错,则会废掉整块木板,一旦遇火,则意味着整个版本将不复存在。印刷,考究的是力度的均匀、着墨的成色等方面,清晰度、完整性是书籍成书的核心。装订,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也要包括裁纸、捻纸捻、上书皮、订线等多道工序,而固定起来只用纸捻、糨糊、丝线等传统工具,每一项都需要极其的小心谨慎,最终才能成为看起来浑然一体、字字分明、页页生辉的宁静典籍。

1.1.2古籍保存何其不易

       古籍的成书不易,保存更加艰难。古籍的保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古籍怕虫、怕潮湿、怕油迹,纸张材料的酸化、老化、絮化、性能降低会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日渐凸显。除开人为毁坏和异常自然灾害的破坏外,古籍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经常的、间断的物理、化学、生物、灰尘、光线、空气污染、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就是古籍纸张日益改变其本来的形态和成分。受外在因素和保存条件的直接影响,存世古籍中,有的浑身虫洞,有的整套书页黏成书砖,有的珍贵碑帖全身黑霉,有的严重缺损。因此文献修复工作从古代开始就一直存在,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求》中将补书的原则、方法、验证、经验描述为“书有毁裂,郦方纸而补者,率皆挛拳,瘢疮硬厚。瘢疮于书有损。裂薄纸如薤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之,略不觉补。裂若屈曲者,还须于正纸上,逐屈曲形式取而补之。若不先正元理,随宜裂斜纸者,则令书拳缩。”

       纵览古籍流传于世、保存至今的过程,不得不嗟叹古籍保存工作的极其不易。先秦的众多著作在秦汉时期有不少毁于战火和始皇帝的焚书坑儒,两汉太学开始有意识地整理,诞生了一大批为古籍做注的学者。魏晋南北朝经历了漫长的动荡岁月,烽火连绵中又毁掉了许多书籍。到了唐代天下太平,学人们又开始了古籍的整理和勘校注释工作,但书籍的流传还完全仰赖手抄,一旦抄本太少,整本书就有失传的风险。直到宋人发明了印刷术,宋代的书籍得以大量出现。但是由于印版是人工刻制,刻工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讹误,不同的书坊更是不能完全统一,除了四书五经之外,流传至今的刻印古籍都有众多异本。

1.1.3古籍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国古籍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单就古籍的印版版式,就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以“鱼尾”符号为例,作为折页基准的“鱼尾”,从功能上看,古人巧妙地运用两个对称的“▲”,形成“︻”符号,观其形,似“鱼尾”,以造型取义表达“翻转”之义,因为鱼的尾鳍有其“转向、推进、平衡”的作用,有“相续”之义,鱼尾符号在整本书中,寓指每页“像鱼群游动一样先后相续”(鱼贯而行),全书流畅连贯,形成整体;同时通过“鱼尾”所在的“版心”来传达印有书名、卷数这些重要信息点,充分体现出古人以“鱼”为载体来表示“传达信息”的思想。同时,古籍印版中的“鱼尾”符号还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审美意味,展现出对称韵律美。鱼尾形制过程中,其特有的“刀味”特征,与印墨和纸张的结合,呈现出独特的美感,例如挺拔秀丽的宋版鱼尾符号、磅礴大气的元版鱼尾符号、自然灵动的明版鱼尾符号、精致整齐的清版鱼尾符号及单黑、双黑、三黑、花鱼尾等多样性的变化,承载了中华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1.2整理古籍需练持贯虱之睛

       许多人对古籍整理工作存有误解,甚至包括图书馆行业内部人士。大家认为古籍整理工作很简单,不过就是录入点文字、量量尺寸、数数卷册。事实上,要做好古籍整理工作,需要具备较为全面扎实的专业素养、综合素养,需要掌握很多零零碎碎的相关学科知识,深层次的古籍整理可谓是难度极大的研究工作和考订之学。为使本次古籍普查数据规范、统一,国家、省级、市级古籍保护中心在规范平台录入的基础上,分别下发了古籍普查登记表格,按普查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年代、版本类型、版式、装帧形式、册数、存卷、批校题跋、单位等必备项进行调查和登记,执行标准主要有:《古籍定级标准》(WH/T 20-2006)、《古籍普查规范》(WH/T 21-2006)、《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 22-2006)等。但是对于这些标准的运用和执行,却是需要细致、严谨的专业精神,需练持贯虱之睛,否则数据就很可能出现偏差,甚至讹误。

       例如在整理《九經樸學報》(中國公置九經訓故學堂鉛印本)时,这种创刊于清光緒乙巳八月的新学类刊物,从序中可见“本報月出一冊為一期,今年自八月起至除夕共出六期”,很容易推断此刊共有6期。而馆内仅存有第一期、第二期,貌似缺卷四期。但经过查考发现,此书在国家图书馆《近代学报汇刊》中,仅存《九經樸學報》第二期,首刊号未予收录,其它图书馆均未见馆藏。再查询史实得知“1905年9月,清光绪帝下令终止科举考试制度。由于《九經樸學報》刊载的是传统经学的内容,只好就此停刊。《九經樸學報》也因此成为近代成都文化转型的活化石和典型代表。”而我馆收藏有《九經樸學報》全套两册,其文献价值一下子就从“残卷”提升到了“独有”藏本价值。又如在整理《六书音均表五卷》时,从《中国古籍总目》可见题名完全相同的版本共有25种,而本馆藏本前后均残损缺页,如果单从看到见的“乾隆丁酉五月”的序尾看,很容易将其归入“清乾隆四十二年刻本”。经细致翻阅全书,从封底缺页处发现一摞悬挂褶皱的纸絮,借助竹启子和针镊,小心翼翼地将其展开后,依稀可见“仁寿毛瀚”4个字,从“四川尊经书院纪略”中查考到“仁寿毛瀚丰”曾为四川尊经书院的学生,为《六书音均表》校过字,通过查考毛瀚丰的生平1843-1906,其生活在光绪年代,遂断定馆内的这本《六书音均表五卷》为清光绪刻本而不是清乾隆刻本。

       古籍整理工作中的版本鉴定尤其是一门讲求细致、务求实事求是的考订之学。除了依据直观可见的牌记、卷端、序跋、题注识语、藏章、讳字、用纸等方面作鉴定,还需以贯虱之睛从文献的载体和相关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方能有效避免失之于偏、失之于准的问题。

2古籍保护利用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我国古籍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古籍保护的学科建设也日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古籍保护条件亟需改善和提升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但各类古籍收藏单位馆藏古籍的老化、霉蚀、鼠啮、蛀损、破损、缺损情况较为普遍,有的馆古籍破损率高达90%以上。因此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亟需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增强做好古籍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需要改善古籍文献的保存条件,完善古籍书库的基本保护设施,例如增加恒温恒湿设备、加大虫霉防治措施等等。虫霉问题一直是古籍受损的重大威胁和隐患。按照《图书馆古籍虫霉防治指导》(WH/T 88-2020)标准,古籍收藏单位均需增加必备的虫霉防治设施设备,防范微生物对古籍的继续侵害。其次需要提升古籍日常保护的基本保障。视各馆实际适量配置馆内古籍基本整理工具和必备修复材料,因古籍修复价格较高,珍贵古籍和破损较为严重的古籍文献,可依托专业机构进行修复,较为普通的古籍、较为轻微的受损,可采取由收藏单位培训专业人员及时修补、及时止损。再次需要提升古籍保护宣传力度,各收藏单位需积极开展“保护古籍文献,传承历史文明”古籍相关知识展览,开展古籍文献价值研究和成果转换运用等。各馆还可以着手编制馆藏古籍名录,揭示古籍普查成果,为后续提炼馆藏文献价值奠定基础。

2.2古籍存世价值有待挖掘和激活

       在完成古籍普查后,各古籍收藏单位需要着手对古籍的价值进行激活和挖掘,让沉寂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古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物价值、艺术美学价值、文献研究价值。有些古籍,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有的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社会发展变迁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不断激活古籍的新生命,是中华民族传承古老文明、再造先进文明的源头活水。着力发掘古籍的存世价值,潜心挖掘古籍的新理解,对于彰显中华文明新气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2.2.1挖掘古籍中的地域文化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且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包括在这一地域所产生的经济体系、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民俗传统、价值观念等。地域文化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观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是社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文精神。古籍中蕴含的地域文化,并不单单是指向场景和物体本身,而是景观所固有的内涵、所传送的信息、所隐藏的秘密和所带来的意义,对于历史的传承、社会的稳定、人心的维系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挖掘古籍中的地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对于发现中国人内心的生活秩序、透视中国人的精神本质,对于中华民族风俗的传承、中华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2.2激活古籍中的文化基因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我们理应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汲取传统文化跨越时代的精髓,系统梳理沉积已久的丰富内涵。从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受欢迎的程度,充分证明了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古诗词在内的经典古籍,一直涵养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充实着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是华夏儿女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自信与动力。古籍中的音韵学和诗词律学,道法自然、修齐治平、革故鼎新、兼济天下等思想体系,以及历日、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方面,在历代典籍中都可以找到对应。中国古籍存载了一脉相传的中国智慧,激活古籍中的文化基因,以此呼应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

2.2.3汲取古籍中的治理智慧

       古籍中,蕴含着古人丰富而深刻的治国理政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一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探寻“治理”悠久的传统文化之学脉,发掘“治理”厚重的历史传承之底蕴,有助于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治理”具有整治、调理之义,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思想积淀与历史传承。“治”从水,与古人治水活动相联系,引申为管理、整治、修治之义,如“昔禹治洪水”(郦道元《水经注》)。“理”从玉,意为物质的纹路、层次、肌理等,指加工雕琢玉石,“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许慎《说文》)。“治理”在中国古籍中较多出现在汉代,有制度、秩序的意思。之后使用范围不断拓展,词义也较为宽泛。五代时期“四海归仁,众志成城,天下治理”之述(何光远《鉴诫录》),有良政和善治的意思。唐朝《丁公著传》记述“穆宗立,未听证,召居禁中,条询治理,且许以相”(《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九),宋代有“天道以顺不以逆,地道以谦不以盈。故治理之世,建仁为旌,聚心为城”之论(《文苑传二·侯嘉正传》),明朝时“练达治理”成为举荐人才的考核科目,清朝时对“国家治理”作出明确表述,“国家治理之法与庶司奏绩之谟,毋贵乎法古也,亦毋贵乎守常,要在随时变通因时制宜以期益国益民而已矣”(陈忠倚《清经世文三编》)。古籍中的治国之道都强调了“民为邦本”的治理基础,“德治”、“法治”的治理理念,为今天“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珍贵的思想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的结果。”我国古代所主张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对传统治理资源的辩证“扬弃”,使“治理”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以史为鉴,是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作深入了解,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有利于治理好今天的中国。

2.3抢救和修复珍贵文献

       古籍是一种因岁月沉淀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韵味的书籍,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通常当我们再看到这些古籍时,它们早已是“伤痕累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存古籍 3000 万册以上,需要修补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以我馆为例,所藏3500余册古籍大多数为清末和民国时期的线装书籍,经本次普查初步判断,相当数量的残损本已失去了纸张应有的机械强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越是古老的文献越珍贵,忽略了清末和民国时期文献的价值,有的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部分文献将在百余年内玉损殆尽。所幸本次普查要求做好破损古籍的定级工作,摸清古籍的破损情况和破损程度,目的就是使今后开展的修复工作能更加有的放矢。各收藏单位应该集中资金和骨干力量,按照“抢救为主“的原则,有计划地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集中力量修复那些毁坏严重,濒临灭绝的孤本、残本古籍,尽力抢救那些PH值在5以下的古籍,防止这部分中、轻度破损古籍因没有及时修复,发展演变为中、重度破损。在修复过程中,同时也要注意将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充分吸收各国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古籍修复水平。

2.4推进和发展古籍学科建设

       作为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工作,“古籍保护独立成学”、“古籍保护学科归属”等建议和问题已开始引起关注。呼吁学界乘势而为,加快推进力度,通过构建我国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而系统阐释古籍保护的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和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策略措施、学科性质等基础理论问题。同时借鉴各国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我国古籍保护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操作实务等等。建议将“古籍保护”设为一级学科,其下再设“古籍保护学”、“古籍版本学”、“古籍编目”、“古籍典藏”、“古籍修复”、“古籍再生传播”等二级学科。若能付诸实际,将带来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深刻变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2020.

[2] 孔夫子网:《古籍印版鱼尾符号的文化内涵》[N],2018.

[3] 杨永德:《中国古代书籍装帧》[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4 ]钱宗武:《激活古籍文化基因 弘扬国学研究正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作者简介:康良琼(1972-)女,从图书馆阅读推广和古籍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