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图书馆·成都数字图书馆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客服QQ
微信:cdclibwx
咨询台     028-86130651读者续借  028-86122628数字资源  028-86129091
返回顶部
成图动态
媒体回音
服务数据

他有哪些稀有藏书?他和这些书籍又有什么故事?六千册藏书带您领略天府文化的变换 “袁庭栋文化书库”正式开馆

2019-02-27 11:28:372636浏览量

    去年,袁庭栋捐给成都图书馆的个人藏书六千多册,终于面向公众开放了。昨日,成都图书馆举行了“袁庭栋文化书库”开馆仪式。

    袁庭栋,从事学术研究长达数十年,出版各类著述30余种,多次出任央视与省市电视台的主讲嘉宾,热心成都城市文化的传播、保护、推广工作,所著《成都街巷志》一经出版,便在学术界与民间引进强烈反响,好评不断。袁庭栋亦是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巴蜀文化名家之一。

那么,“袁庭栋文化书库”内有哪些稀有藏书?袁庭栋收藏这些书有哪些故事?到场的文化学者众多,他们又如何看待这些书籍带来的意义?看看红星新闻记者的入馆探访揭秘。

    珍贵藏书 《春秋左传》木刻版片、《蜀典》木刻版片是对成都文化的怀念

    走进图书馆六楼的袁庭栋文化书库,在进门处左侧的展柜内,摆放着的是袁庭栋收藏了几十年的“宝贝”。比如,两块不起眼的木刻版片是他几经周折才得来的。据袁庭栋介绍,自宋代以来,成都就是我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部分木刻版片被集中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借用文殊院房屋数间,存放并清理了这些木刻板片之后,选出几部完整的木刻版片印刷少量的线装书籍。

    1966年冬天,进驻文殊院的某群众组织将存放在文殊院的木刻版片用于烤火取暖,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盛寄萍从火堆中抢出了几块。上世纪八十年代,几经协商之后,袁庭栋用四本自己写的著作从盛寄萍手中换得《春秋左传》木刻版片一块、《蜀典》木刻版片一块珍藏于家,作为对成都文化的怀念。目前的成都,除青羊宫保存的《道藏辑要》木刻版片之外,古代经典的木刻版片存世极为罕见,袁庭栋将这两块木刻版片捐赠出来,供广大古代文化爱好者观赏。

    此外,还有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非常著名的川剧折子戏的记谱本,袁庭栋于六十年前购得的上述川剧折子戏记谱本一套九种,如今捐献出来供川剧艺术界学习、研究。

    数量庞大   捐出毕生藏书六千多册 近三十年的剪报

    袁庭栋文化书库藏书共计6233种6453册,其中以巴蜀文化、成都文化的书籍最有特色,数量共计1154种1211册,经调查,这一部分的新平装书种类在成都公私藏书中位居第一。除藏书以外,此次捐赠数量最大的是袁庭栋三十多年用剪报方式收集的文化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巴蜀文化和古代饮食文化两个方面。通过数十年的分类积累,剪报数量数以万计。

袁庭栋的藏书不仅价值极高且数量庞大,他说:“书多了,一面是喜,一面是忧。喜就不说了,忧的是书太多,连搬家都不敢轻举妄动,更重要的是我要考虑这些书的归宿。”

    “对我来讲,这是一件大事,很久之前,在我心中产生了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袁庭栋表示,他此番捐出毕生藏书,有三个心愿:一是为避免后人不加爱惜,使书籍星流云散,建立一个专业性的书库并永远免费开放,让这些书籍永远地真正地发挥作用。二是通过成都图书馆提供有利条件,把自己的藏书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巴蜀地方文化有兴趣的读者使用,为培养新人出一份力。三是在成都起一个带头作用,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专家学者也能把他们的藏书、手稿捐出来。

文化书库

    曾经有人要建立私家图书馆  他选择捐给大众阅读

    据袁庭栋回忆,“十几年前,成都图书馆馆编辑了一本介绍有关研究成都的各种书籍,体例是只收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研究著作和普及读物(即图书馆中所称的‘新平装’)。他们搞完后要我为书写点东西。我看了全稿,发现有的书没有收入,就说有较大遗漏,需要补充。成图的朋友不相信,我就请她们到我家来看。查对之后,发现我在这方面的藏书真的要比三馆多出四十多种。。”

    袁庭栋说,在没有网络搜索之前,业余爱好者靠自己找资料简直就是艰难,他过去为了找资料除了图书馆,就是拼命买书,这些捐赠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自己买的。他认为,如今这些书放在这里可以给爱好成都文化的朋友提供一个查阅资料的地方。曾经有人要建立私家图书馆,计划给他一笔不少的费用,他拒绝了,他选择捐给大众阅读。“我今年79岁,我一直想这些书可以用于继续学习。”

    从私人藏书室到“袁庭栋文化书库”,从封闭到开放,从个人研究使用到大众阅读。书籍的流通、保护、管理等各个方面品质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更为妥善的保管和利用,才能为天府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保障条件。

    馆长肖平:成都图书馆将打造“成都文献中心”

    为实现先生的心愿,而且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天府文化,成都图书馆于2018年8月31日正式启动“袁庭栋文化书库”的建设工作。

成都图书馆馆长肖平表示,他们非常重视袁庭栋此次的捐赠, 量身打造“袁庭栋文化书库”用于存放捐赠的所有文献,书库内设有藏书专架、袁庭栋著作专架、剪报收藏架及展品陈列柜,并特意将“袁庭栋文化书库”设置在地方文献部,使书库藏书与成都图书馆现有2万余册馆藏地方文献资源融合,构成较为完备的“天府文化藏书体系”。

未来,成都图书馆将致力打造“成都文献中心”。该中心将成为研究、传承、发展天府文化的资源库、信息库、智库。届时“成都文献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精神与文化的浓缩,更是千百年来城市变迁的缩影,也是一个城市回首与展望的交界,它可以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为成都社会经济发展及读者需求服务,也将成为天府文化传承的新名片、新地标。

专家观点

    省图文献研究员王嘉陵最近计划写一本四川藏书家的书,他说,袁庭栋本身就是一个学者,他的藏书,不是版本珍稀见长,而在于内容丰富,这些文献一旦集中起来价值就大了。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天府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谭继和与袁庭栋同窗8年,谭继和说,袁庭栋就是做学问的人,书库在公共图书馆出现这一趋势,即是传统又是创新。而这个书库的书籍突出天府文献特色,给爱好者和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天府文化有一个重要传统是书香成都,书是天府文化重要载体,成都是雕版印刷中心,书籍本身继承天府文化书香成都的传统。

    成都籍历史学家、澳门大学教授王笛认为,书库的建立不仅是对学者,还是一般读者非常有用。比如大家在看袁庭栋的《成都街巷志》内,看到袁庭栋收集的资料,就可以“顺藤摸瓜”。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已经数码化了,动辄上百万图书,缺乏专题性,成都图书馆能接下袁庭栋的专题研究书,很有远见。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摄影报道


成都商报    2019.2.27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