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图书馆·成都数字图书馆

常见问题
在线留言
客服QQ
微信:cdclibwx
咨询台     028-86130651读者续借  028-86122628数字资源  028-86129091
返回顶部
阅创空间
创客宝典
团队信息
创客活动

玉山画谈丨《存在的借口》---第一辑 返照入江《嵇康的背影》前言

2018-03-15 10:17:557943浏览量

前 言

 

少时读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读到《与山巨源绝交书》,知道嵇康是一个有自己的生活原则、不愿随俗迁化、立身严峻而又平和通达的人,而且文章写得真好。


后来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并刘孝标的注,更知道了嵇康的一些逸事,遂被这个人的性格所吸引,一度对他甚为关注,但很快发现关于他的史料极其稀少,并互相错杂,十分混乱。


中年时期,听到管平湖先生弹奏的古曲《广陵散》录音,非常喜欢,想到这首古曲与嵇康的著名纠葛,就觉得自己应该为他写点什么,但一直无从着手。


11.jpg

嵇康像


去年夏秋之际,盎可自美归国省亲,一直住到春节过了才返回,春节期间为避假期的人潮没有出门,在家亦无事可做,遂找出诸书,如獭祭鱼,列于勺海楼地下室小书房的书案上,一有空闲就坐下来写几句,终于草成此文,借以了此一段心愿。


为增加阅读的兴味,选了与文中所述内容有关的图片二十幅作为插图,并各加文字说明。又为不打断读者阅读的顺畅感,所有的引文都没有注出处,只在文后列出了所用过的参考书目,有兴趣的读者自可去查阅原文。

 嵇康是一个有自己的生活原则、不愿随俗迁化、立身严峻而又平和通达的人,而且文章写得真好。


引文中除了最重要且较易读懂者之外,其余都由我意译为现代汉语,有可能与读者所见的意思不同,但确是我自己的理解,因此,如有错误自应由我承担。


嵇康作为一个音乐家,如本文这样对他作一个艺术历史社会学的考查,是否可以增进对他的了解,对我来说是一种新尝试,效果如何,只有请读者诸君评定。


闲话少说,请看正文。

 

陈滞冬

2016年4月7日薄暮时分

于玉山堂铁瓦轩



引 子

 

公元262年秋,魏大将军司马昭以“莫须有”的罪名,由其心腹钟会推定嵇康死刑,行刑于洛阳东市。嵇康顾视日影,估计距法定执刑还有一小段时间,遂索琴弹完一曲《广陵散》,然后叹一声:“广陵散从此绝矣!”从容就死,时年四十岁。


一年后的264年正月,钟会在成都起兵反司马昭,被乱兵杀死。265年八月,司马昭死。十二月,司马昭子司马炎迫魏帝曹真禅位,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汉末以来三国鼎峙而独大于中原并即将统一南北的曹魏,遂旁落于司马氏之手。


嵇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乃至令一代枭雄司马昭几乎是在其擅权的最后时刻必杀之而后快?在魏晋之际的乱局之中,他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生存方式成就了他在当时和后世文人中至高的精神旗帜式的地位?


他与中国古琴曲中唯一一首叙事古曲《广陵散》神话般的故事与纠结,究竟反映了他死后一千七百五十多年间中国文化的何种处境乃至文化人的何种心态?


凡此种种,可能是任何一个了解他生平的现代人都难免会在心里泛起的阵阵疑问。


仔细研究了与他有关的材料之后,我意识到,比起同时代的文人来,嵇康这个人身上有太多的优长之处,正因为这些优长之处,使得他不但在当时,也在他去世之后长时间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


比起同时代的文人来,嵇康这个人身上有太多的优长之处,正因为这些优长之处,使得他不但在当时,也在他去世之后长时间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


同时,也许在他身上还有更多为当时人所诟病甚至难以容忍之处,乃至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也在他过世后的一千多年间,引致对于他的为人乃至琴曲《广陵散》的长期诟病。但在我看来,隔着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屏障,他身上这些优点与缺点都不失为可爱。


最吸引我的,是他平和通达却无法践行的人生理想,他独善其身的努力与失败,他浊世佳人式的洁身自好与明敏的理性,以及这种理性态度与世俗社会的格格不入乃至其精神指向的无路可通。


他是一个有文化理想的文人,但那种文化理想却被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撕得粉碎,不过,也正是社会现实对他的摧毁,成就了他允称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失败英雄的地位。

最吸引我的,是他平和通达却无法践行的人生理想,他独善其身的努力与失败,他浊世佳人式的洁身自好与明敏的理性,以及这种理性态度与世俗社会的格格不入乃至其精神指向的无路可通。


嵇康死后,他最喜欢的古琴曲《广陵散》因他的死而更为著名,但同时也因此而为更多的人所猜忌和排斥。


在这个世界上,好像还没有哪一首乐曲会与一个人的命运纠结得如此紧密,乃至在他死后的一千七百多年间,人们说起《广陵散》就会想到嵇康,提起嵇康就会想到《广陵散》,甚至因为《广陵散》所叙述的一个凄厉的历史故事,而把嵇康想象为一个推崇暴力的人,给他留在历史上的孤独身影凭空抹上一丝残忍的色彩。


当然,历史和世俗的误解也许是一切伟大人物的悲剧所在。


微信图片_20180323101508.jpg


唐“大圣遗音”古琴


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必须承受的历久弥新的孤独是摆脱不掉的宿命,但对于嵇康来说,我甚至感到,他在世时感受得格外深重的孤独虽然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淘洗,至今也仍然浓重地包裹着他的灵魂,后世人们的隔膜与误解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名字。


不过,我自己非常清楚的一点是,如果世间没有《广陵散》这首古琴曲,也许我不会喜欢古琴这种古老的乐器;如果一千七百五十年前不曾有过嵇康这个人,也许我也不会喜欢在嵇康之前就已经长久流传的古琴曲《广陵散》。


精彩内容请点击:http://mp.weixin.qq.com/s/l2G7MmV2k6EL72NsieU-FQ